2018年3月31日,由国际乒乓球联合会(以下简称“国际乒联”)、国家体育总局、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以下简称“乒博馆”)正式开馆,从瑞士雷蒙湖到上海黄浦江,“乒博馆”终于回到属于他的地方。
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在致辞中表示托马斯英语馆,上海是我国较早开展乒乓球运动的地区,被誉之为中国“乒乓摇篮”,“乒博馆”有幸落户上海,有利于推动上海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有利于提升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和影响力,有利于促进上海正在全力打造的“四大品牌”建设。
国际乒联主席托马斯·维克特感谢了国家体育总局、上海市政府等各方对“乒博馆”筹建的鼎力支持,他说:“中国出了很多乒乓冠军,博物馆从洛桑搬迁到上海,乒乓回到属于他的地方,希望这个博物馆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乒乓球运动。”
在仪式上,国际乒联副主席、“乒博馆”馆长施之皓向国际乒联博物馆前馆长查克·霍伊先生颁发“荣誉馆长”证书。托马斯·维克特和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主任雷军代表国际乒乓球联合会、中国乒乓球协会向“乒博馆”捐赠了丁宁在2016里约奥运会上的比赛用服和为纪念中马建交45周年,由马尔代夫政府发行的丁宁和刘诗雯合影纪念邮票。
作为首批参展观众,乒乓球爱好者方鹤根在参观了展览后告诉记者,“我看到了许多从没见过的藏品,这些藏品展示了乒乓球从简陋到现在辉煌的发展历史,非常有意义。”
记者注意到作为国际性质的博物馆,展方还特别安排了英语讲解员,现正念博一的俄罗斯姑娘于丽雅是上海体育学院的学生托马斯英语馆,“我在中国很多年了,一直在学习乒乓球,希望可以在这里结合自己的专业给更多的人提供讲解。”
“乒博馆”的落成托马斯英语馆托马斯英语馆: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今日在沪开馆,为黄浦江畔的世博文博区增添了一个国际性、永久性和公益性博物馆。将通过丰富的乒乓藏品和更多元化的手段,继续践行“传播与普及乒乓文化,增进国际交流合作”的宗旨,打造成世界乒乓球项目智库基地、世界乒乓技术技能体验基地、国际乒乓“一带一路”文化共享基地和青少年教育与社会实践基地。
(光明融媒记者 曹继军 通讯员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