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暑假,原本可以和小伙伴成群结队玩耍的中小学生,却仍旧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中度日如年。甚至,暑假对很多学生来说,不过就是将学习的场所从学校换到了补习班中。
对家长来说,补习班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存在,“爱”体现在补习班有可能会帮助学生提升成绩,“恨”就有很多面了,比如补习班鱼龙混杂、补习班费用太贵、补习班让孩子太累。
但家长对补习班再多的“恨”,都抵不过这一个“爱”,抵不过学生提升成绩和考入理想的学校所带来的幸福感。那这种“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情况还将会持续多久呢?
教育部传来新消息,英语等科目或将禁止开班
教育部一直在提倡要给学生减负,但是补习班一直在让学生“内卷”,所以一些家长直言:应该彻底取消补习班英语暑期培训班,这样学生的学习压力才能彻底减轻。
对此,教育部传来新消息,英语等科目或将禁止开班,补习班将要“凉凉”。下面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下这个新消息,再看看消息之后兴起的新兴补课模式。
在相关部门提出的“双减”政策中,我们了解到,除了会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外,也会对培训机构负担进行减轻,并对学科类和非学科类科目开班也进行了具体要求。
其中,最受大家关注的就是“规范培训服务行为”这一项英语暑期培训班,其中明确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及寒暑假组织学科类培训。那什么才是学科类科目呢?
文件中明确指出,语数外、政史地、物化生科目按照学科类科目进行管理。也就是说,寒暑假、周末、法定节假日,校外补习机构坚决不能对上述学科进行开班补课。
看到这个消息,学生开心不已,觉得自己愉快的假期就要回来了,但是家长则是喜忧参半,喜是因为孩子学习负担减轻了,忧则是因为新兴补课模式兴起,比之前还费钱。
补习班“凉凉”后,家长不甘心就此“躺平”,新型补课模式兴起!
原来,虽然补习班不能开设学科类学习,但是却开始“谋划”一些新型的补课模式,而一些家长不甘心就此躺平,便开始接受和适应这些新型的补课模式。
模式一,将线下课改为线上课。昨天闺蜜跟我抱怨,本来想趁着暑假好好让孩子休息下,没想到英语班却要求上线上课,而且价钱还不减少,但是如果不上,又担心孩子会被落下。
对此,相关部门指出,每课时不能超过30分钟,间隔不少于10分钟,下课时间不晚于21点。同时,笔者觉得,线上培训一样需要遵循“双减”规定,不应该占用学生的假期。
模式二,一对一家教模式。这个模式其实一直都有,但是并没有像现在这么普及。相比去补习班,家教模式省去了学生很多路途中的时间,也能更好地吸收老师所讲知识。
但是这个模式的收费标准是很高的,一节课平均要在500元左右,堪比普通职工在二线城市5天的受了,所以普通家庭很难承受,这无疑是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和教育的不公平性。
模式三,全英文艺术教学。不得不说这些补习班真是“无孔不入”,笔者了解到,有一些艺术类的培训机构开始和学科类机构“联合”,一节课两位老师,分别进行艺术和英语教学。
详细来说,就是通过打造全英文课堂的方式,让学生既能学习艺术,又能锻炼英语听力和口语能力。但这样一节课的收费让普通家庭一筹莫展,而且很容易出现“两头丢”的情况。
学生在决定是否参加“新型补课模式”时,不要盲目从众
面对新型补课模式,很多学生和家长本着“随大流”的心理,觉得既然别人选择了,一定不会差,别人都选了,我就也得选。但其实不同学生的情况不同,不应该盲目从众。
首先,每个新型补课模式都有弊端,也容易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影响,比如网课,虽然看似物美价廉,但是却对视力伤害很大。所以综合来看,选择新模式后,成绩提升的不一定很明显。
其次,想要提升成绩,并非只有补课这一条路。家长和学生要认清现实,有很多学霸是从来没有上过补习班的,所以家长与其送孩子去补习班,不如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写在最后:
补习班“凉凉”后,新型补课模式兴起,笔者很理解家长不想要“躺平”的心态,也理解望子成龙已经成为很普遍的现象,但是新型补课模式的弊端显而易见,家长应该擦亮眼睛。
笔者建议,暑假就应该有暑假该有的样子,要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暑假带来的放松感,以便开学后能精力充沛地融入到下学期的学习中。但是学习仍旧是暑假的主线,学生应该保证每天至少4个小时的学习时间。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补习班占用学生假期的行为?